重庆机场2013年“暑运人物”巡礼——地服篇
国际空港信息网2013年月31日消息:近期,网络上流传着一份中国夏季炎热城市的排名单,重庆、福州、杭州、海口被不少网民冠名为“新四大火炉”。重庆夏天有多热?在48℃的烈日下工作需要多大的毅力?相信在机坪顶着烈日辛勤工作的机场员工最有体会。
笔者走进重庆机场停机坪,亲身体验了机坪操作人员工作的艰辛和劳累,深刻感受了他们在暑运期间坚守岗位的敬业精神。
最年长:外场装卸工陈述全
——“在岗一天就要对得起自己”
56岁的地服装卸工陈述全可以算得上是重庆机场最年长的装卸人员了,这份工作他已经干了整整8年。8年时间不算太短,也无法计算在这8年的机场暑运保障工作中他到底流掉了多少汗水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他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。
正午是阳光最毒的时候,水泥地面上热浪滚滚。对讲机里传来航班即将到达的消息,陈述全和同事们从休息室里走了出来。他鬓间依然挂着汗珠,黝黑的脸上扑着燥热的红。“才刚刚坐下来几分钟。”陈述全看着外面,深吸一口气,跨步踏上机坪。
橙红色制服、反光背心、帆布手套、加厚隔热靴,陈述全和同事们就像是“全副武装”的战士,来到航空器周围,按照分工各自忙活起来。陈师傅负责在货舱卸货。仅一米多高的货舱让他不得不始终猫着腰,来回重复着搬运动作,一件又一件,直到货舱终于变得空旷。这才仅仅是开始。卸完进港航班的行李和货物,出港航班保障接踵而至,同样的环境,同样的工作,一个多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作就在这来来回回中挨过。最后爬出货舱时,陈师傅就像是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,他没有我想象中的大声喘着粗气,透过浸透的衣衫,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坚强。
再次在休息室里见到陈师傅时,他正和同事们聊着什么,手里还握着半瓶矿泉水。我这才发现陈师傅的手臂袖口处由于长期日晒雨淋而显得黑白分明。“你工作这么多年了,身体还这么硬朗。”“比年轻人是比不上了,我只有更加细心,争取不要出错。这份工作是自己选的,在岗一天就要对得起自己”陈师傅言语轻松,却也坚定。
最温情:装卸队长谢小红
——“家人要照顾,工作也不能误”
谢小红的老家在重庆南川,来机场工作6年了,今年4月份他通过公司竞聘成为装卸队副队长。一线管理岗位的担子非常重,既要亲身操作,又要思考管理。“装卸工队伍管理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热情。”这是他的工作总结。工作中积极进取的他却也经历着人生的无常。他的妻子患有严重脑癌,在住院治疗期间,他只能在休息倒班的时候去照顾妻子,上班时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。上班苦,下班累,是他的真实写照。
在热气腾腾的机坪,一架航班准时落地。五名装卸人员在停机位列队迎机。笔者在其中发现了带头站队的装卸队副队长谢小红。他们呈一字型横排站列,整齐划一,身形威武。
航班滑定,发动机喷出的热浪夹杂着油烟味,熏得人无法睁眼。谢小红手持对讲机,一手拉着平板车,边指挥边操作,上衣已被汗水湿透一大片。在这个业务部门,值班队长和副队长都得和员工一起干。换而言之,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,来确保机坪装卸作业的高效、安全开展。
“和兄弟们一起同甘共苦,我很乐意。”笔者问及他妻子的病情时,谢小红动情地说到:“哎,没办法。老婆要照顾,工作也不能耽误呀。”正是这样一个温情满满的汉子,从未请过一天事假,用自己的言行,努力地诠释着令人称道的职业精神。
最敬业:兼职驾驶员贾朝彬
——“我也是拿的吨位工资,当然一起搬!”
在402机位,笔者见到正在一架B737飞机下搬运行李的员工。他的衣衫早已湿透,正认真地搬运着行李。直到他转过身来,笔者才认出来竟是兼职驾驶员贾朝彬。
贾朝彬是地服公司装卸部的一名兼职驾驶员。他主要负责驾驶“高端行李保障专用车辆,执行“高端行李”的运送以及机坪各区域之间装卸人员的往返接送任务。
贾师傅装完行李,握紧对讲机,腾出一只手来将平板车拉至设备摆放区。笔者见他拉着平板车有些吃力,下意识地伸出手来准备帮他,不料手掌刚接触到平板车的金属栏杆,就被烫得赶紧缩了回来。
“你胆子真够大的。”贾师傅见状无奈地笑到:“我们都是戴了防护手套的,不然根本不敢触摸这些设备。”
“你是驾驶员,也要装行李?”笔者不解地问到。他一手抹了抹额头的汗水:“现在是航班高峰期,我们首先保障高端行李的运送,有多的时间,就一起搬行李,赶快把这个航班保障完,马上把装卸人员接到另一个航班去。再说了,我也是拿的计件吨位工资,当然和他们一起搬。”
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保障信息,贾师傅麻溜地发动汽车:“我走了,那边需要人。”随即,长安车拉着装卸人员向指定地点迅速赶去……
最勤快:设备管理员陶天富
——“天热隐患多,我要确保设备一切正常”
星期天下午,设备管理室主任陈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:“陈主任,我想借一下部门的车钥匙。”“咦,今天你不是休息吗?借车干啥?”“我住在宿舍,闲着也没事。我想去看看北库那些设备,检查一下电动车辆的充电情况。天气太热了,千万不能出问题。”
这个电话是设备管理员陶天富打来的。在征得同意后,身兼内场特种车驾驶员的陶天富驱车来到北货库,在闷热的房间里,对所有车辆设备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仔细检查。在归还车钥匙的时候,他主动向陈竹汇报起来:“我就是担心那些车子充电太久了发生问题,检查完了,一切正常。”
34岁的泸州小伙子陶天富来机场还不到两年,他可是个公认的勤快人。驾驶车辆拉装卸设备、接送人员、巡视检查无动力设备、检查维护车辆……样样事情不经安排,都做的井井有条。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,他不仅在白天认真做好设备检查维护工作,还曾经3次在下班后主动申请到北货库检查车辆和设备。
难怪大家都说:“他的确是一个勤快人,工作还这么认真仔细,真是难得。”
最感动:外场装卸工陈官强
——“该我上夜班,我还不能走!”
7月20日晚19时,停机坪上依然“高烧”不退,让人难以忍受。外场装卸工陈官强在保障CZ3406航班时突然轻度中暑症状。值班副队长左仁宽发现了他的异样,立即安排他就近休息。他稳了稳身体说:“没啥子,有点感冒,一会吃点药就好了。”
保障完该航班后,装卸队长安排左仁宽下班回去休息,他再次推辞:“相信我嘛,没问题。再说,明天我就休息了”。担心他身体状况的左仁宽还是再三让陈官强下班回家,同事们也纷纷劝说他。心存感激的陈官强被大家的关心感动得落泪:“今天该我上夜班,最后的航班密度大,只要走一个人,大家都会恼火的,我不能走!”无奈,左仁宽只得嘱咐和陈官强一起工作的同事多留意他的身体,发现状况立即报告。
最后,陈官强坚守机坪8个多小时,直到凌晨3点过保障完最后一个航班才下班休息。在部门讲评会上,装卸部经理对陈官强进行了高度赞扬:“这么执着、这么坚强、这么敬业的员工,是我们大家的榜样,值得我们学习。”
虽然笔者对机坪的高温早有耳闻,但是在亲自与装卸师傅们一起经历了航班保障之后,那一波又一波袭来的热浪、那一滴又滴触地即刻挥发的汗水,依然惊叹不已。笔者尝试着用文字记录下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,希望和他们一起,战高温、斗酷暑,让更多的人了解暑运期间的重庆机场,了解重庆机场员工的人和事。
责编:admin
免责声明:
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“国际空港信息网”的稿件,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:“文章来源:国际空港信息网”。其他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@126.com